<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京 > 正文
    南京22人獲評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
    2025-04-29 17:43:00  來源:南京文明網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江蘇共有121人受到表彰,其中全國勞動模范82名、全國先進工作者39名。在寧共有22人獲表彰,其中全國勞動模范13名、全國先進工作者9名。

    五年一次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評選,是全國人民關注的大事。我省通過自下而上推薦、民主公開評選、層層審核把關,進行初審和復審兩次審核,所在單位、省級和全國三級公示,最終評選出121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這121人中,企業職工和其他勞動者類別54名,占總數的44.6%,其中一線工人和專業技術人員43名;農民類別28名,占總數的23.1%,其中農民工16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類別39名,占總數的32.3%。在年齡結構方面,以“70后”和“80后”為主,35歲以下7人,占比5.79%。最大的69歲,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燃燒傳熱與熱能系教授宣益民;最小的20歲,是江蘇省方山體育訓練基地射擊運動員、2024年巴黎奧運會10米氣步槍混合金牌得主盛李豪,他也是今年獲表彰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在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實驗室,“85后”全國勞動模范、研發工程師張恒楠常常一待就是10小時。從一線技術員到全國勞模,她用10余年破解29類40種新產品研發難題:主導研發的擠食果凍產品市場占有率達60%,連續多年全國第一;攻克乳酸果凍白點沉淀、零防腐劑殺菌質保等11項行業技術瓶頸,參與研發的19種新設備使生產效率提升20%—30%,年節約成本300萬元。

    作為黨員,她牽頭建立“研發流程標準化”體系,自主開發培訓課程,將技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團隊,培養出一批年輕骨干。“食品研發要‘接地氣’,更要‘有底氣’。”她的目標是讓安全美味的中國食品享譽全球,用科技創新守護“舌尖上的幸福”。

    “有困難,找小崔!”在雨花臺區福潤社區,這句口頭禪充分體現了居民對全國先進工作者、南京市公安局雨花臺分局西善橋派出所教導員崔圣菊的信任。自2011年擔任福潤社區民警起,崔圣菊以“小崔熱線”“一袋式”管理法、“慧聯動”App等創新手段,實現連續8年入室盜竊零發案,成為群眾的“24小時安全守護者”。

    身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崔圣菊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組建法官、律師、調解員等參與的“五員”調解工作室,年均化解矛盾600余起,成功率達96.8%,轄區保持“零越級訪”。她領銜的“崔圣菊勞模工作室”培養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李雷等一批骨干。她所在的雨花臺分局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局”,西善橋派出所獲評南京公安“最美警隊”。“群眾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她的手機24小時在線,讓“安全線”直通民心。

    57歲的全國先進工作者,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黨總支書記萬代紅步履不停。從少先隊輔導員到集團校總校長,這位正高級教師39年扎根課堂,踐行“為黨育人”初心。她提出“具身教育”理論,打造“五我”黨建品牌,推動學校成為江蘇省“四有”好老師重點培育基地,培養出1名全國模范教師、1名省特級教師等骨干力量。

    作為教育改革的“排頭兵”,她首創“兒童成長支持計劃”,主持近20項國家及省市級課題,主編《循禮順勢:兒童成長支持教育的研究》等10本專著,相關成果5次亮相全國教育創新公益博覽會。“雙減”背景下,她推出“周三自主作業日”“體育選項教學”等創新舉措,其經驗兩次登上央視,讓素質教育落地有聲。此外,她主動赴陜西、內蒙古支教,助力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至西部,用行動詮釋“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

    這是我國第17次全國勞模評選表彰。1950年至2020年,累計表彰先進個人33708人次。1995年后,每5年逢“五”“十”年份舉行,旨在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南京日報 記者 余夢迪)

    責編:孫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