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蘇州 > 張家港 > 正文
    張家港鳳凰鎮:在她帶動下,近2000名外地志愿者成“原年人”
    2021-02-23 09:39:00  來源:張家港市婦聯 紫牛新聞  

    今年40歲的肖國秋是張家港市友愛鳳凰志愿者協會秘書長,自20年前從四川宜賓來到張家港鳳凰鎮后,她便與志愿工作結緣。從一開始的義務撿垃圾,到現在成規模組織志愿服務,肖國秋已經成為鳳凰鎮志愿者的主心骨和“大姐”。

    2021年春節,肖國秋選擇當一名“原年人”。“原年人”,就是響應政府號召原地過年的人。在肖國秋的帶動下,鳳凰鎮九成以上志愿者都留在了張家港,做起了“原年人”。測量體溫,分發口罩,檢查健康碼,宣講防疫小知識……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志愿者們便在鳳凰鎮各大菜市場和超市門口熱火朝天地忙活著。

    除夕夜,肖國秋還在忙著安排第二天的志愿工作,直到凌晨才入睡。“父母和公婆,還有家里的親戚都在四川老家過年,響應國家號召,我決定不回老家了,既然留在了鳳凰鎮,發揮志愿者作用,多做些事!”肖國秋笑著說道。來到張家港快20年了,她每年都會回老家過年,今年是第一次留在異鄉過年。

    肖國秋就地過年,家里人起初還有些意見。正月初五是肖國秋老公弟弟的婚禮,作為家中的長兄長嫂,他們原本是這對新婚夫婦的見證人。對于父母的小埋怨,肖國秋解釋道:“現在疫情還不穩定,留在外地過年也是響應國家號召,少一個人員流動,就多一份安全。”經過耐心的解釋,家里的老人也表示了理解,肖國秋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肖國秋說,她早早地就做好留張家港過年的決定,也是考慮到想給外地志愿者們帶個好頭。2008年,肖國秋在帶孩子的空余時間便常去鳳凰山撿垃圾,后來孩子漸漸大了,她對志愿工作也越來越“上頭”。先是義務勞動,接著是前往各個敬老院參加志愿服務,再到帶領越來越多的志愿者獻愛心。

    目前,鳳凰鎮共有4000余名志愿者,其中2000名左右是新市民,在肖國秋的帶領下,九成外地志愿者都選擇留港過年。對于熱愛志愿工作的他們來說,過年也不意味著要閑下來。從大年初一至今,他們一直堅守崗位,負責做好重要場所的防疫工作,他們的身影忙忙碌碌,片刻都沒有停歇。

     

    責編:國亞妮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