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徐州 > 正文
    “七彩云先鋒”為群眾幸福聚能
    2024-11-05 09:34:00  來源: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近日,第七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公益創業賽舉行,由徐州市云龍區漢風街道昆侖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江蘇師范大學、共青團徐州市委員會共同申報的“先鋒公益集市 尋味社區煙火氣”公益創業項目成功入選。

    這是昆侖社區黨委依托“七彩云先鋒”功能型黨組織,構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幸福共同體的成果之一。

    為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去年6月,昆侖社區黨委以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根本,緊盯在職黨員服務社區體制上的難點和堵點,聚焦組織變革重塑,主動搭建服務平臺,以功能型、非建制的黨組織建設突破障礙,創新建立了“七彩云先鋒”功能型黨組織,掀起了“黨員在身邊、溫暖千萬家”為群眾辦實事的新高潮。

    筑牢“一個堡壘”,織密常態化服務“一張網”

    如何在基層社區治理力量薄弱、在職黨員8小時外作用難發揮兩者之間找準切入點?

    昆侖社區黨委在筑牢堡壘增強組織力、聚焦“三緣”提升凝聚力、抓實清單激發服務力上下功夫。

    為真正做到把在職黨員“找出來”“攏起來”,昆侖社區黨委對居住在轄區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進行全面摸底、登記造冊,并根據社區實際、群眾需求,組建“七彩云先鋒”功能型黨組織,著力構建“社區黨委—功能型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的組織運行架構,全力推動各方力量下沉基層一線,進一步強化基層治理力量和黨員作用的有效發揮。

    為讓黨員發揮最大作用,昆侖社區黨委又根據小區黨員人數、住宅樓分布等情況,以“業緣、趣緣、地緣”為依托,圍繞在職黨員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崗位職能優勢,組建紅色黨建指導、綠色環境提升、橙色困難幫扶、藍色就業創業、紫色平安守護、黃色便民服務、青色社務協調7個功能型黨支部,為基層社區和群眾打造各類專業化黨員先鋒服務隊。

    為激發服務力,昆侖社區黨委創新建立“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三單機制,通過抓實居民的“需求清單”、功能型黨支部的“資源清單”、在職黨員的“領辦清單”,400多名在職黨員主動接單、對單銷號,把服務全面滲透到小區內、網格上、樓道里、居民家,當好群眾主心骨、引領者、貼心人。

    今年以來,昆侖社區在職黨員主動認領架空層改造、舉辦青年夜校、關愛空巢老人等項目十余個,讓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高。

    堅持“三個融合”,夯實常態化服務“主基調”

    “要做好群眾工作,就要到群眾身邊去聽訴求、找方法,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做到黨群一條心。”昆侖社區黨委負責人介紹,為夯實常態化服務“主基調”,社區黨委堅持組織引導和自愿參與相融合、統一行動和分散活動相融合、各有所長和注重實效相融合,讓群眾在家門口全天候看得到黨員、找得到組織。

    昆侖社區通過召開動員會、下發一封信、網格微信群宣傳、活動發布等形式,發動居住在本轄區的機關、“兩新”、企事業單位黨員爭當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以點帶面擴大黨員志愿服務輻射范圍,目前已有420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累計策劃組織系列活動35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1800余人次。

    此外,7個功能型黨支部積極了解群眾的訴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志愿“微”活動71次,通過“智慧云社區”等應用場景,對在職黨員的基本信息和社區的實際需求進行智能匹配,積極構建服務“一鍵響應”網絡,縮小了服務半徑。

    昆侖社區積極引導在職黨員在社區服務中立足本職崗位、發揮特長優勢。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七彩云先鋒”功能型黨組織創新開展“輪值式”“管家式”“不打烊”式服務,建立了聯合社區黨委、功能型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建單位及社會組織等“紅管家五方聯盟”,建立了5個小區先鋒驛站,通過開展“彭城議事會”“民生月月談”等活動,在職黨員進行把脈會診,提出對策建議,共解決小區居民“停車難”等難題30余個。

    圍繞“四+服務”,打造常態化服務“新路徑”

    目前,昆侖社區黨委正聚焦“居民群眾需要什么、功能型黨支部能做什么”找準發力點,積極開展“領辦+協作”集中服務、推行“常態+長效”日常服務、提供“組團+定制”專業服務、實施“培訓+演練”應急服務,打造常態化服務“新路徑”。

    圍繞階段性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緊盯社區建設和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昆侖社區黨委積極整合已有的志愿服務工作、“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等,探索“功能型黨支部領辦、共建單位聯辦、在職黨員協辦”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十余次,解決了社區經費緊張、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等難點問題。

    積極引導在職黨員參與衛生整治、矛盾調解、治安巡邏等常態化志愿服務,重點圍繞社區空巢老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經常性開展關愛幫扶“暖心行動”,鼓勵在職黨員與特殊群體“結親連心”,用“常態+長效”日常服務與群眾心貼心。

    整合轄區內部資源,鼓勵支持具備教育、醫護、法律、心理、藝術、養老、育嬰等專業知識技能和取得相應資格的在職黨員,開展“組團+定制”專業服務,積極舉辦多場“先鋒公益集市”,使社區群眾在“家門口”可以接受優質服務。

    昆侖社區黨委還建立“六有”黨員應急動員發揮作用機制,圍繞“手上有隊伍、調度有平臺、應急有預案、平時有演練、戰時有行動、奉獻有激勵”六個方面同步發力,讓黨員在應急動員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同時建立平戰轉換制度和應急響應機制,加強日常應急培訓和實戰演練,動員廣大黨員在完成重大任務、抗擊自然災害、應對突發事件中沖鋒在前、快速響應、充實一線,就地轉化為突擊力量、攻堅力量。

    民之安樂皆由治。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系群眾、團結群眾、組織群眾、教育群眾、凝聚群眾的第一線,是國家治理的“末梢神經”,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昆侖社區黨委立足群眾需求,盤活各類資源,將黨建、治理、服務融合一體推進,以體系化建設著力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聯系、引導、凝聚、服務黨員群眾的橋梁。本報記者 宋新 通訊員 袁龍旭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