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徐州 > 正文
    一條焊縫一顆匠心——記第九屆江蘇省道德模范張懷紅
    2025-07-02 09:36:00  來源:徐州日報  

    7月,彭城大地進入一年中最濕熱的季節。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焊接車間里,第九屆江蘇省道德模范張懷紅身穿十余斤重的電焊服,正為全球最大的4000噸全地面起重機焊接主吊臂。

    6月24日,“美德之光”第九屆江蘇省道德模范頒獎儀式在南京舉行,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超大鉚焊工段電焊工張懷紅獲評第九屆江蘇省道德模范。工作二十多年來,他以忘我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默默踐行著“工匠精神”,力求把焊接技藝發揮到極致,他帶領的團隊以完美的高強鋼焊接質量,助力起重機械“大國重器”實現一次次跨越。

    精益求精 “焊”衛品質

    車間內焊花飛濺,汗水順著衣角往下滴……為焊接好每一處接縫,焊花濺在張懷紅的脖子和手上,他的雙手沒有一絲顫抖。從業以來,張懷紅逐漸掌握了實芯焊、藥芯焊、氬弧焊、手弧焊等多種焊接方法和高強鋼焊接工藝,經他手工焊接的焊道超過50萬米。

    1999年,張懷紅來到徐工集團實習,焊工的工作環境差、工作強度高、工作壓力大,是機械制造企業最難招到人的工種。超大噸位起重機結構件材料強度高,對焊接技術要求高,張懷紅剛出校門時,雖然有一定焊接基礎,但對高強鋼焊接技術知之甚少,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為了快速掌握復雜結構件高強鋼焊接技巧,他每天第一個到崗,給老師傅打下手,虛心詢問每一個焊接要點,反復琢磨、嘗試,平焊、立焊、橫焊、仰焊,一項一項地練,站、仰、蹲、趴,一招一式地學。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2016年第三屆江蘇省技能大賽中,張懷紅以“大口徑管藥芯焊絲單道蓋面”的特殊焊接技術,一舉奪冠,榮獲“江蘇省技能狀元”稱號。

    不忘初心 “焊”就匠心

    每天早晨,張懷紅提前一小時來到車間,對現場完工的產品一道一道焊縫仔細確認。“產品如人品,質量如生命”是張懷紅的口頭禪,憑借對產品質量的不懈追求,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并在工作中不斷進步。

    作為徐工千噸級輪式起重機代表產品之一,XCA3000BR起重量可達3000噸。張懷紅正是這件“大國重器”背后的焊工隊伍的領軍者。在整體輕量化的設計要求下,1100兆帕的起重機伸臂高強鋼焊接成為最具挑戰的制造工藝。主吊臂上焊縫總長度超過百米,兩頭還有圓弧形焊縫,焊接難度可想而知。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在本職崗位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群眾中樹立榜樣。”張懷紅時刻提醒自己。他勇擔重任,創新應用單面焊雙面成型技術,變革性地解決員工鉆到伸臂筒里焊接的難題,焊接時間縮短了近一半,更加精準的把20米長的吊臂撓度控制在2—3毫米之間,成功突破焊接難關。

    25年來,張懷紅通過刻苦鉆研不斷為工廠降本增效,先后提出72項創新項目,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200余萬元。

    言傳身教 “焊”藝傳承

    從一條焊縫的焊接,到“大國重器”的鑄造,都需要發揚工匠精神,展現篤實專注、嚴謹執著的匠心。

    作為一名電焊高級技師,張懷紅長期擔任企業電焊工導師,在企業人才梯隊建設工作中,他組建電焊精英團隊,不斷創新培養辦法,組織各梯隊開展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提高幫帶員工的素質修養和綜合能力。他還創新采用“培訓+輔導+實戰+認證”的行動學習模式,實施具有“人課合一雙認證”特點的內訓師培訓。近年來,累計培訓專業技能人員350余人次,先后培養出技師6名,高級工24名,多能工50余名,滿足了企業對高技能電焊工的人員需求。

    有人說他“癡”,25年來,在同一個工作崗位“原地踏步”;有人說他“專”,25年來,獲得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焊接狀元、全國勞動模范等十余項榮譽稱號。而張懷紅堅定地說:“我要把每一條焊縫當成一件藝術品完成,繼續在崗位上發光發熱!”本報記者 閆琦

    責編:秦春鳳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