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常州 > 正文
    農房變別墅!常州這個村真讓人羨慕
    2025-07-03 10:32:00  來源:常州文明辦  

    初夏,漫步在常州經開區橫林鎮狄坂村,白墻黛瓦的聯排別墅整齊排列,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處處透著江南水鄉的韻味。村內水系縱橫,清澈見底,生態果園四季飄香。這個“全國文明村”正以文明為筆,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嶄新畫卷。

    誰能想到,二十多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通過宅基地改革,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1歲的老黨員朱斌福感慨道。作為土生土長的狄坂人,他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華麗轉變。

    從2020年開始,狄坂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新建公寓房和聯排別墅共328套。如今,一期工程先行區已經建成,部分村民已完成裝修并入住。

    48歲的村民代表姚海江就是其中之一。“前年交付拿房,裝修好之后,去年年底一家人就搬進了新房。”姚海江表示,以前的老房子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新房子在同一片區新建,通過抽簽分配,面積更大,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在狄坂村,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是居住空間的變化,更是文明實踐的生動注腳。

    狄坂村自建區籌備委員會主任朱紅燕介紹,在一期工程建設過程中,村“兩委”班子經常召集村民代表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在大家的建議下,室內的樓梯加寬了,側門的位置調整了,這些小細節的優化讓新房更符合村民的實際需求。”

    在一期建設的基礎上,村民們提出了更多優化建議。“村民建議調整戶型和綠化空間,結合農村生產生活特點,增設停車位,方便擺放電動車和農具。同時,提升別墅層高,增加空氣流動性,提升居住舒適度。”朱逸飛說。

    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模式,讓狄坂村的宅改工作更加科學民主。

    “村里的大事小情,村‘兩委’都會邀請村民代表一起商量。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村規民約修訂,我們都有發言權。”朱斌福說。

    這種民主協商的實踐,與狄坂村“德潤萬家”的品牌建設相得益彰,文明基因逐漸融入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村頭的“家風長廊”鐫刻著世代相傳的祖訓家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道德講堂”傳播著孝善故事。“最美庭院”“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的開展,激發了村民崇德向善的熱情。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狄坂村深諳此道,精心打造了“一環四片十八景”的農業旅游線路。智慧農業展示、水鄉田園觀光、民俗文化體驗、瓜果采摘等項目串珠成鏈,讓游客流連忘返。

    狄坂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守護家園之美。“垃圾智能分類”讓村莊更加整潔,“河長制巡護”確保河水清澈潔凈。如今,村莊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河道綠化率100%,道路綠化率達96%,成為了游客們爭相打卡的“江南桃源”。

    文化活水滋潤著狄坂村的每個角落。元宵節的花燈、重陽節的糕點、自編自演的戲曲……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村里的戲劇團尤其活躍,他們既傳承傳統戲曲,又融入現代元素,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

    從千年古村到現代文明典范,狄坂村的華麗轉身,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體現,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成功實踐。

    如今,狄坂村正以全國文明村為新起點,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續寫著文明與發展的新篇章。

    責編:常州文明辦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