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通 > 正文
    南通大公鎮:“鄰里連心”全面激活“鄰”聚力
    2023-09-19 09:20:00  來源:南通發布  

    “今天晚上的節目很精彩啊,村里面真熱鬧,我們很開心!”得知北凌村辦公室廣場有“鄰里節”活動,村民王大姐便早早帶著小板凳來到活動現場。村民們自編自演,用歌舞、情景劇、道情等形式講述著老百姓的文化故事,承載著鄉音,凝聚著鄉情的歡聲笑語蕩漾在廣場上。近日,海安市大公鎮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夜模式”,依托廣場、公園等群眾喜愛的夜間游玩場所,有序開展夜間文明實踐活動。“鄰里節”活動的開展把村民從牌桌、酒桌、手機屏幕上吸引出來,為多才多藝的村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有效加強了鄰里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給鄉村增添了生機和活力,有力促進了鄉風文明。

    近年來,海安市大公鎮積極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結合轄區老齡化程度高且居住分散,社會治理難度增大的現狀,堅持問需于民,積極探索鄰里互助新模式,將社會信任建設貫穿鄉村自治、德治全過程,組織實施了“鄰里連心”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常態化開展鄰里互助活動,切實增進人際互信,構建了“相互信任、和諧宜居”的鄰里環境。

    “鄰里連心”活動常態化開展是增進人際互信的有效途徑。賁巷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陸建蘭說,村里有60歲以上老人1638人、80歲以上老人320人,為充分保障空巢獨居、高齡老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需求,村里開展了“幫幫樂”活動,網格員、村干部、新鄉賢主動為空巢獨居、高齡老人提供幫清掃、幫購物、幫做飯、陪聊天等服務。此外,大公鎮還探索“小老人”幫“老老人”助老新模式,讓低齡老人志愿幫助高齡老人,“小老人”發揮余熱,“老老人”安度晚年,鄰里互助的新模式讓近鄰成為了至親。

    “共上了3節課,我學會了使用手機看視頻、導航、付費?,F在我也能教周圍不會的鄰居用手機了!”最近,家住海安市大公鎮賁巷村的周奶奶,通過村舉辦的老年人智能手機課堂,熟練掌握了智能手機的基本功能。此外,大公鎮還開發“睦鄰碼上辦”小程序,創新服務“線上”連“線下”,實現村民足不出戶,需求服務線上對接,享受生活便利服務。

    圍繞增進人際互信,積極參與“鄰里連心”志愿服務,大公鎮組織轄區15個村修訂村規民約,將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納入村規民約、文明家庭評選等,以村民議事形式促進村規民約的遵守落實。開設了村民“共享超市”,實施“志愿光榮 信用有禮”積分兌換活動,引導老黨員、致富能人、退伍軍人、示范戶等村居民結合自身所長,貢獻志愿力量?!班徖镞B心”互幫互助活動的持續開展,有效引導了村居民參與其中,拉近了鄰里間距離,促進了鄰里人際互信,推動形成了“互敬互愛、互幫互助”的鄰里關系,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升。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