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通 > 正文
    南通:“送溫暖”要體現精準和走心
    2025-01-03 10:14:00  來源:南通日報  

    平安過冬、溫暖過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樸素愿望,也是黨委政府的使命擔當。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關心關愛困難群眾,著力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廣泛開展救助幫扶、走訪慰問等活動,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眼下元旦已過,春節臨近,各地各部門都在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溫暖活動,為困難群眾提供幫助。從本質上說,走訪慰問、送溫暖,是一項群眾工作,是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重要形式和優良傳統。如何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讓“送溫暖”活動真正溫暖人心,需要更精準、更走心,才能真正讓困難群眾感受到溫暖。

    精準意味著要聚焦重點群體,精準摸排送溫暖對象,通過深入細致的走訪,真正將群眾的實際困難摸查清楚。要建立常態化的數據和信息系統,可以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加強與民政、醫保等相關部門的對接與合作,通過大數據分析功能,精準識別困難群體的具體對象和實際需求,做到心里有底、心中有數,分清輕重緩急、合理統籌,才能做到送溫暖“一個不少”,而且合情合理。

    “送溫暖”當然需要物質的形式,比如送上糧油米面、棉被大衣等,但不能僅僅滿足形式上的“慰”,更不能“鏡頭前面握個手”“三言兩語揮揮手”,而是要多在“問”上下功夫,多俯下身子、靜下心來,跟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多打開群眾的“話匣子”,做到交流更交心,細細傾聽困難群眾的心聲,一起找對策、想辦法、謀出路,讓困難群眾透過物質上的關懷,受到精神上的鼓勵,有尊嚴感,能看到希望。

    事實上,對于困難群眾來說,送溫暖的物資幫助,能解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然而,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因為困難群眾最關心的莫過于如何擺脫困難的窘境。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幫扶機制,強化兜底保障,通過“細水長流”式的關愛,送政策、送幫扶,有針對性地幫助家庭成員獲得自我改善、自我發展的能力,推動問題系統解決。

    總之,“送溫暖”既是活動形式,也是真心和目的。只有精準走心、久久為功,才能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激發邁向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

    (作者寒塘)

    責編:朱劍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