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崇川區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壇走進文峰街道廠南社區,一場以“幼小銜接”為主題的家庭教育講座吸引了眾多幼兒家長,現場座無虛席,互動熱烈。
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幼教教研員陳愛萍擔任主講。她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用生動案例解析幼兒園與小學在環境、教學、課程等方面的差異,指出幼小銜接不僅是知識過渡,更是學習習慣、自理能力和社交情感培養的關鍵期。“比如,小學課堂更注重規則意識,家長可以提前通過游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陳老師建議,家長應避免“搶跑式”教育,而要關注孩子心理適應,激發學習興趣。
講壇結束后,咨詢環節火爆。“孩子坐不住怎么辦?”“總說不想上學該如何引導?”面對家長們的焦慮,陳老師一一支招,傳授了通過“番茄鐘”訓練專注力、用繪本故事模擬校園生活等實用方法,贏得陣陣掌聲。其間,社區工作人員現場發放嬰幼兒早教手冊和托育消費券,解讀生育鼓勵政策。
“過度教拼音、算術反而可能讓孩子厭學,現在知道要重點培養時間管理和社交能力了?!奔议L李女士坦言,講座讓她“卸下心理包袱”。廠南社區負責人表示,將針對不同年齡段教育需求開展系列活動,打造社區“家校社”共育平臺。
據悉,此次講座是崇川區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壇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緩解“幼升小”家庭的過度焦慮,傳播科學教育理念。專家提醒,“幼小銜接”應遵循兒童成長規律,避免走入“超前教育”誤區。
(作者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