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徐紅霞 記者 朱浩)3月13日,記者在“愛心守護·保障同行”專題座談會上獲悉,今年,鎮江市“愛心傘”職工互助保障項目迎來重要升級,首次將勞模群體納入保障范圍,用“娘家人”的溫度為職工搭建起抵御風險的“避風港”。
作為我市職工群體心目中最具影響力的公益性互助保障工程之一的“愛心傘”項目,起源于2009年“有難大家幫”活動,歷經15年的蝶變,該項目已實現從聚焦部分環衛群體到環衛工、輔警、農民工、困難職工全面覆蓋,從單一保障到住院、大病、意外保障全方位、多元化轉變。“今年,我們進一步擴大關愛群體,首次將在冊勞模納入保障范圍,并以‘工會主導+慈善助力’模式,借助社會各界資源,共同為他們提供醫療方面的幫扶。”市職工服務中心事業發展會員服務部副部長田思思說。
2010年至今,市總工會已向10.3萬名特殊群體職工贈送保費681萬元,惠及近1800名職工,賠付金額321萬余元;市慈善總會累計為環衛工、輔警等群體投入184萬余元,有效發揮了慈善事業和工會互助保障雙方平臺的優勢,構建了互助保障與公益事業有機結合模式,實現了“1+1>2”的幫扶效應。
活動中,市總工會還向勞模、新業態、環衛工、輔警群體代表贈送價值170余萬元的互助保障計劃,將惠及超過2萬名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