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程主任,俺們合作社的草莓大棚今年掛果了,請你幫俺們看看。”11月28日,正在農田查看小麥生長情況的宿遷市宿豫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植保站站長程玲娟,接到了新莊鎮草莓合作社社長王廣榮的視頻電話,隔著手機屏幕,程玲娟交代,“這兩天降溫了,你這棚子兩邊要通風透光,防止生灰霉病和白粉病……”
工作23年來,程玲娟每天幾乎都是在田間地頭的忙碌中度過的。她始終把誠實守信作為人生信條和工作準則,當好富民增收的“及時雨”“急先鋒”。期間,先后入選省第四期、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獲評“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個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與程玲娟打過交道的農民們都會說,“程主任是最值得信賴的!”
“程主任!你看俺家稻穗,長得高低不齊不說,還有不少空癟的!別人家的水稻早都抽穗了。”2017年9月底,宿豫區新莊鎮振友社區農民茆永成拿著一把干癟的稻穗找到了程玲娟,急的直掉眼淚,“俺一年就指著這水稻、小麥有點收成,程主任,您幫幫俺呀!”
“大爺,您先別急。”程玲娟一遍安慰茆永成,一邊詢問田管的事項,發現田管沒問題,懷疑可能是種子出了問題,便立即聯系市級專家一起對種子進行鑒定,結果確實是種子出了問題,程玲娟便帶上鑒定結果,陪著茆永成來到他購買種子的農資店索賠。“一開始,老板不同意賠償。”茆永成回憶,經過程主任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同意補償8000余元,避免了他當年的損失。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知道農民的苦。種子出問題,半年的艱辛就全白費了,所以只要遇到農民因假種子或假農藥之類的問題找到我,我都會想方設法幫解決好。”程玲娟說。
近10年來,程玲娟負責調查鑒定農作物生產技術事故100多起,幫助農民挽回經濟損失近1600萬元,事故雙方對鑒定結論滿意率達99%。
在種糧大戶們的心中,程玲娟是他們最大的底氣。
丁嘴鎮莫莊村種糧大戶莫安寧目前承包著2700畝土地。用老莫的話說,他們這些沒有文化的老農民,近幾年有勇氣承包兩三千畝土地,都是因為有一個靠譜的指導——程玲娟!
五年前,程玲娟到農田里指導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被她的專業所打動的莫安寧笑著說,“以后我們種植上遇到問題,就找您啦!”讓莫安寧沒想到的是,程玲娟爽快地答應了,還主動加了他的微信。從那以后,莫安寧遇到問題,程玲娟都第一時間回應,并現場解決,還常常不請自來,查看莊稼長勢。
2018年8月,程玲娟來到莫安寧的承包地,發現有100多畝小麥出現了異常,立即告訴他,這是水稻細條病,一邊講解相關知識,一邊開出農藥配方讓他抓緊防治,最終避免了2000多畝地都被傳染的風險。
像莫安寧這樣的種植大戶,在宿豫還有好多,他們都記錄在程玲娟的通訊錄上,也記在程玲娟的心頭上,“他們的信息是一定要回復的,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踏實。”今年疫情期間,程玲娟和同事把車開到各村居卡點附近,再步行幾公里到農田里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為保障田管,她還邀請電視臺到田間錄制田管宣傳節目,并建立了8個微信群,累計宣傳指導1.5萬余人次。
在同事眼中,程玲娟工作總是一絲不茍,是專家,更是好老師。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紅瑞說,為了掌握植保預警預報第一手資料,程玲娟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深入田間地頭調查、取樣、記載數據、分析預測,每年調查數據達3萬多個,測報準確及時。“程主任是我研究生論文校外第一指導老師,有了她的幫助我才能順利畢業。”原農技推廣中心職工、現農業執法大隊職工陳子龍曾和程玲娟是同事,跨專業考上了在職碩士。得知陳子龍需要論文指導,程玲娟立刻答應,指導他制定詳細課題實施方案,并帶他到田間趕蛾查蟲,查閱歷史資料等。最終,陳子龍的論文順利通過了。
這些年,程玲娟先后開展植保新技術、新農藥研究和成果轉化,對宿豫區農業減輕病蟲危害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全區50多萬畝農田近年高產穩產達95%以上,高質量農產品比例上升到70%左右,截至今年該區糧食單產連續7年蟬聯全市第一。“干植保雖然苦、累、臟,但一想到自己的付出能換來農民朋友的安心和豐收時,再辛苦也覺得值!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在11月26日被授予江蘇“最美誠信之星”儀式上,程玲娟由衷地說。
交匯點記者 徐明澤 通訊員 沈晶晶 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