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亦要行萬里路。暑假期間,研學旅行熱潮持續升溫。在宿遷,也有不少學生以研學的形式走進博物館、酒文化旅游區等場所,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和技藝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在社教活動里“研學”傳統文化
“團扇,素有團圓、美好之意。作為中國傳統工藝品,團扇制作技藝在我國的一些地區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造型優美、構造精致,可揮毫題詩作畫,深受古人青睞?!?月27日,在宿遷市博物館的一堂社教活動課上,博物館工作人員向在場的學生介紹與團扇有關的歷史故事。
社教活動中,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聚精會神地在一面面團扇上畫上喜愛的圖畫?!拔以趫F扇上畫了一顆愛心,又將它涂成了粉色,這樣看起來很漂亮!”6歲的張晨說,她想將制作好的團扇送給媽媽,為媽媽帶來清涼。
實踐是課程的語言?!霸谏缃袒顒又?,我們用故事講述中國傳統文化,讓孩子們把學到的知識與想象結合起來,在文化傳承、體驗與創新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創新魅力。”宿遷市博物館館長高小亮說。
除此之外,市博物館針對暑期青少年群體較多的情況,該館還開展了“七彩夏日”系列活動等,舉辦“順山集文化我來講 我是小小講解員”、走進“宿豫區西墩遺址”考古工地等暑期研學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表達能力,也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的文化陶冶中習得生活知識和生活技能,堅定文化自信。
在“六藝”中感受傳統文化
“小朋友們,請跟隨我登上雄偉壯觀的西楚古城門……”近日,在小虞姬講解員帶領下,近60名小學生走進項王故里景區,開啟“跟著課本‘趣’研學”項王故里研學活動。
他們仔細聆聽項羽的英勇事跡,觸摸歷史的痕跡,在展館中感受項羽的傳奇人生。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西楚文化魅力,項王故里景區通過場景還原,集中展示了項氏家族生活起居、婚嫁、宴會祭祀等風土人情,更展現了博大的青銅器文化、漆器文化,讓孩子們大飽眼福。
手持箭矢、瞄準壺口、用力投擲……在六藝園中,孩子們踴躍參與投壺游戲,歡笑聲此起彼伏。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項王故里景區內的六藝園一步一景,園內設有“禮、樂、射、御、書、數”六種互動體驗區。“我們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投壺器具,并講解正確投擲姿勢和技巧,希望孩子們在玩耍過程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項王故里景區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項王故里景區以西楚文化為主線,圍繞傳統文化開展了一系列研學活動,?如沉浸式演繹、?傳統非遺等,盡顯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拔覀冊谘袑W過程中還穿插了經典誦讀、西楚文化、禮儀教學和互動體驗等項目,希望孩子們在研中學,在學中游?!表椡豕世锸袌鰻I銷部工作人員說。
在“看花辨酒”中體驗傳統文化
宿遷因酒而興、因酒得名,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使得宿遷的酒文化源遠流長。
“當你晃動酒瓶,或倒酒入杯時,白酒表面會浮起一層氣泡,這就是所謂的‘酒花’了?!苯?,在位于宿遷市泗洪縣的雙溝酒文化旅游區,孩子們開啟了體驗傳統技藝之旅。
在傳統的技藝中,對于白酒度數的測定方法就是“看酒花”。各種濃度的酒精和水混合后,在一定壓力和溫度下,其表面張力不同,因此在搖動酒瓶或沖擊酒液時在溶液的表面形成的大小泡沫就是“酒花”。通過觀察“酒花”的多少、大小、散去速度,可以判定酒精度數。
雙溝酒文化旅游區工作人員王歡妹說,“看花辨酒”是前人探索出來的老技藝,雖然現在已經有專業的儀器去測量,但是老技藝仍是不可替代的。
經過工作人員的講解,孩子們將手中的瓶子搖一搖,仔細觀察著“酒花”,根據自己的猜測,將瓶子按照白酒的度數由低到高排好了順序,興奮地等待著講解人員揭曉答案。
“很多孩子對傳統技藝感興趣,通過研學,能讓孩子們認識和學習一些傳統技藝,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義?!蓖鯕g妹說。(記者 仲文路見習記者 倪家樂 歐怡娜實習生 李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