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要聞 > 正文
    孝老愛親,傳統美德源遠流長 道德模范候選人用人間大愛感動引領身邊人
    2021-08-27 07:48:00  來源:新華日報  

    “夫孝,德之本也”。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重視人倫是首要的做人準則,對人際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而言至關重要。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和江蘇省道德模范候選人中,有這樣一群榜樣: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用孝行演繹人間大愛,感動著、引領著身邊人接力踐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煥發強勁的精神活力。

    2000年,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山西村村民劉澤琴的兒媳在外打工期間遭遇車禍,手術后成了植物人,身體截癱,智商相當于3歲孩子。當時年過半百的劉澤琴毅然挑起照顧兒媳的重任,除了每天喂飯、擦身、換衣、按摩,還早晚架著兒媳下床。從幫兒媳站立到后來攙扶行走,劉澤琴每次都累得汗如雨下,有幾回甚至暈倒在地。除了照顧兒媳的生活起居,如今已70多歲的劉澤琴學會了騎三輪車,每天帶兒媳去她熟悉的地方,講她熟悉的事。20余年的悉心照料和真情呼喚創造了醫學上的奇跡,劉澤琴的兒媳如今已能獨立行走,還能做簡單交流。

    新沂市馬陵山鎮曹劉村村民倪文敏,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全家重擔,重燃起丈夫陸起亮的生命之火。2004年,一場車禍使陸起亮頭骨碎裂,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此前倪文敏的母親就患有精神疾病,陸起亮90多歲的二叔也無人照看。“丈夫的長輩就是我的長輩,我要替他盡孝!”從此,倪文敏成了一家老小唯一的依靠。即使心智如孩童,陸起亮也知道感謝妻子,偶有清醒就會自言自語:“沒有她我活不下來。”如今,母親和叔公在倪文敏的悉心照料下病情逐步穩定,丈夫由她每天堅持帶著做康復訓練,也從一級傷殘恢復到四級傷殘。倪文敏看著他們舒心地坐在院子里曬太陽,自己心里也暖暖的,“一家人齊整整地在一起比什么都強!”

    道德模范的言傳身教,讓傳統美德歷久彌新、代代傳承。連云港市贛榆區厲莊鎮嶺南村村民張豐林是遠近聞名的“獨臂”孝子。17歲時,他因意外失去左臂,但他始終堅強樂觀,憑著頑強毅力,學會洗衣、做飯、耕作,還學得一手種西瓜的絕活。再忙再苦再累,他也從來沒有忽略過年老多病的母親、癱瘓在床的殘疾弟弟、肢體殘疾的妻子,還時常熱心助人,誰家需要幫忙總會搭把手。在他的影響下,兒子張瑞從小孝順懂事、獨立自強,主動分擔父親肩上的重擔:做好了飯,總把第一碗端給奶奶,接著盛給叔叔;寫完作業后,主動把一家人的衣服洗出來。家里土墻上掛滿了獎狀,見證著張瑞的成長。如今,張瑞已經大學畢業工作,張豐林一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沛縣魏廟鎮衛生院退休職工張景宏,一直都是侄兒侄女們眼中的“最美嬸娘”。丈夫的大哥、二哥不幸去世,三哥體弱多病,她將5個侄兒侄女接到身邊和兒子一起照顧,撫養6個孩子直至全部讀完大學。她是大家庭的主心骨,幫襯丈夫兄弟姐妹的9個小家;她是久病床前的孝女,精心照料年邁的婆婆,盡心侍候老父親至離世。她的言傳身教,培育了“重情重義重孝道”的最美家風——張景宏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張景宏本人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江蘇省道德模范等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范們的高尚情操,涵養著道德文明的精神沃土,也激勵帶動更多人見賢思齊。張家港市南豐鎮新德村村民殷志蘭結婚時,就與丈夫約定“結婚不離娘家”,以便照顧生父母、養父母以及膝下無子的大伯大娘6位老人。婚后,加上公公婆婆,她把照顧8個“爹媽”的責任全部扛在肩頭。2016年,相繼送走6位老人后,生活的擔子輕了,她發起成立“殷志蘭志愿服務隊”,帶領32名隊員開展愛心陪伴、家務清掃、愛心理發等志愿服務活動,關愛幫扶殘疾孤寡老人1000余人次,接力傳承孝老愛親的好家風。疫情防控期間,服務隊更是成為了村內公共設施的專職消毒員,小廣場、超市、公交站臺等地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南京天由科技有限公司江都分公司負責人周琴,20多年來,都是揚州江都昭關敬老院孤寡老人眼中的貼心“閨女”。農村敬老院生活條件較為簡陋,周琴就置辦了電飯鍋、電風扇和全套桌椅,從城里送來空調,還請來揚劇團舉辦專場演出。多年來,她累計為敬老院捐款捐物價值超過80萬元。此外,她先后幫助上百戶貧困家庭、資助200多個貧困生,成為他們的“周媽媽”。“父親和女兒的早逝,讓我很早就萌發了幫助他人的心愿。”從幫助一個到幫扶一群,周琴選擇把更多的愛灑向弱勢群體。2010年,在揚州、江都兩級婦聯的支持下,周琴創辦了“周琴愛心基金”,常年資助孤寡老人、“春蕾”女童和特困家庭。兒子周登杰也成為愛心團隊的一員,積極捐資助學;一批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紛紛加入周琴發起的扶貧濟困大行動,捐款捐物達90多萬元。

    本報記者 吳雨陽

    責編: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