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清晨5:50,揚州市公安局生態科技新城分局泰安派出所社區民警朱通平就站在了山河村渡口。再過10分鐘,開往對岸的第一班擺渡船將從這里出發。等候上船的居民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
9月10日凌晨,揚州壁虎大橋因遭過往船只撞擊,三分之二橋面坍塌沉入河中。應急救災鋼便橋正在緊鑼密鼓修建,但距竣工還有20多天,來往輪渡成為唯一的交通工具。人多、貨多、路面不平,你爭我搶很容易出現事故。為保居民平安,朱通平早晨6點不到就上崗,傍晚7點多結束,從9月10日起,他每天要在山河村工作13個多小時。
一個多月的疫情剛過去,好不容易等到村子解封,橋竟然又出事了。尤其是村里的企業經營者,原材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政府協調來了擺渡船作為臨時解決措施。村民出島心切,爭道搶位、鬧出矛盾不可避免。
被居民們視作“裁判”的朱通平,每天要趕在早上6點第一班擺渡船到達前來到渡口,雷打不動。“別急,別急,都能上得了船?!敝焱ㄆ侥弥鴶U音喇叭不斷喊?!鞍⒁?,您要是只是出去買菜,能不能讓上班的小年輕先走。都是看著長大的,等會他遲到了被領導罵您不心疼?”“大爺,行李您先別急拎著上去,我轉過頭來幫你?!卑€勸著、幫著……700多戶居民,2274名村民,93家小微企業和家庭作坊,每天進出的居民和機械配件、米面糧油、瓜果蔬菜,都要通過擺渡船。幫著推車子、攙扶老人、搬運物品,盡管中秋的揚州已經有了涼意,但站在碼頭不間斷地手拎肩扛,朱通平的警服一天要濕好幾回。
8月9日因疫情防控任務登島至今,朱通平已駐島一月有余。“當時我還和我老婆說,9月頭能回家。”因為大橋坍塌,朱通平的承諾“泡了湯”。
“特殊時期,只能舍小家為大家。”眼見著中秋的圓月升起,想著家里的妻兒,朱通平說,“只要大家能過個好中秋,我就滿足了?!?/p>
□ 本報記者 陳珺璐
通訊員 王向明 花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