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祠鎮“錫劇迎新春”文藝演出、新橋鎮“非遺里的中國年”親子互動、季市鎮健康環保鄉村跑……蛇年春節前后,靖江市精心組織推出“靖”情展風采、戲舞“靖”時代、非遺更“靖”彩、書香“靖”萬家、翰墨“靖”綻放等五大主題百場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廣大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返鄉游子在切身感受春節濃厚文化氛圍的同時驚喜發現,靖江農村的變化越來越大,一條條鄉村道路依河而建,河水清澈透亮,沿岸綠植招展,構成一幅詩意田園畫。目前,靖江全市共建成生態河道77條,總長約370公里,呈現出水系暢通、水生動植物種類多樣、河岸植被層次分明的生態面貌。
靖江市委書記、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長平說,錨定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目標,靖江走出了一條片區聯動、組團發展、城鄉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全市培育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8個,建成最美鄉村振興路115公里,獲評省級城鄉公交一體化達標縣、農村物流達標縣,2024年全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超過60%,“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愿景正在加快變成現實。
前瞻布局,突出片區化推進
“片區化發展,能解決單個鄉村振興道路上遇到的難題與困境。”靖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蘇孔興告訴記者,立足全市區位、產業、文化、生態等基礎條件,靖江加強前瞻謀劃布局,從單個村“單打獨斗”,向多個村“抱團發展、聯村共富”的片區化模式轉變。
靖江市規劃建設“江海運長·靖廩糧倉”“靖江福地·沙上上品”“靖江芋見·芋鄉好味”3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引領帶動全域鄉村振興。“靖廩糧倉”片區包含季市、斜橋、孤山3個鎮的34個行政村,重點發展糧食加工、倉儲、物流等產業,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集群。“靖江福地”片區包含新橋鎮、東興鎮的19個行政村,打造以長江綠色生態走廊為主導的沿江生態示范區,展現長江沿岸港渡文化、漁業文化。“靖江芋見”片區包含生祠鎮部分村及馬橋鎮所有村,以綠色糧食、現代種苗、花木林果蔬等產業為主導,搭建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平臺。
堅持節點化推進,靖江2023年側重“強基礎”,2024年緊扣“促提升”,2025年聚焦“謀突破”,著力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糧油交易核心樞紐、沿江地區綠色發展生態樣板、全國農業農村深化改革試驗片區。
強村富民,厚植產業新優勢
每天傍晚,位于斜橋鎮的港城夜市燈火璀璨、人流如潮,烹炒的火苗、蒸騰的香氣,引領人們領略新“夜”態。港城夜市是斜橋鎮斜橋村牽頭投資運營的集體增收項目,自2024年9月開市以來,已吸引50余萬人次游玩“打卡”,斜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也從2023年的124萬元躍升至2024年的560萬元以上。
斜橋鎮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屬地鎮,該鎮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確立“全鎮統籌、跨村聯營”思路,推行“聯建+連片”發展模式。斜橋村、黃普村等5個沿江村共建改造港城夜市,村集體租金年收益200萬元。江平村、紅旗村等8個村用一本農產品手冊統一對外推介,與江蘇揚子江現代糧食物流有限公司、蘇州市靖江商會等合作拓展銷路,助力農特產品擴大“銷售圈”。2024年,全鎮24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合計達4500余萬元,同比增長49.5%,所有村均突破百萬元。
聚力強村富民,靖江2024年在建的22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超過21億元,多個鎮街園區建成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糧食烘干加工中心、肉制品生產線等,延伸特色農業產業鏈。在保障糧食有效供給、堅持綠色優質生產的基礎上,靖江不斷厚植產業發展優勢,招引中糧貿易等央企壯大“江海聯運”糧油產業集群,香沙芋入選全國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45家泰州市級以上“農龍頭”全年銷售(交易)額突破235億元。
融合共享,加速城鄉一體化
到2024年10月底,靖江市139個發展類村莊所在行政村村莊規劃成果通過市政府批復。至此,該市提前完成村莊規劃“高水平編制、全覆蓋管理”的目標。
靖江堅持因地制宜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規劃覆蓋到每個村的同時,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也盤活鄉村深處的美麗村落。到目前,全市已建成551條農村公路,總長1156公里。路通百業興,一條條公路四通八達,支撐起47條城鄉一體化公交線路暢行靖江,形成“市通鎮30分鐘、鎮通村15分鐘”交通圈,實現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100%,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水平穩居省5A級。
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靖江市持續拓寬農民共富路徑,提檔升級農村基礎設施,均衡布局鄉村公共服務,不斷提升鄉村建設品質內涵。該市深入推進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行動,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183元,同比增長6.8%,增幅超出城鎮居民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同時,加強鄉村普惠性、功能性設施建設,2024年改善農房300戶,完成幸福河湖建設項目44條。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村衛生室全面納入醫保定點管理。全市基本完成鎮級老年助餐點建設,改造提升示范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10家。城鄉學校結對組成“聯盟型”教育集團,均衡發展提速。
靖江市市長申強表示,靖江將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發展高質高效現代農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拓寬助農惠農增收渠道,持續健全鄉村公共服務體系,全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靖江樣板”。
本報記者 顧介鑄 通訊員 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