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是由中國文明網組織開展的群眾性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活動。根據活動安排,經群眾推薦、審核評議等程序,擬推薦江蘇省12人(組)作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候選人。現將候選人事跡予以公示,網民如有異議,可在2025年2月19日至2月23日期間,將意見建議反饋至電子郵箱:jsswmbddc@163.com。

    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江蘇評審小組

    2025年02月19日

    朱軍林,女,1980年7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南京江北新區頂山街道太陽花殘疾人之家理事長。朱軍林4歲時罹患小兒麻痹癥導致身體重度殘疾,但她自立自強,成長為一名助殘事業工作者。她深入殘障群體傾聽呼聲、了解訴求,開創“社區家庭”服務站點,提升大齡心智障礙者生活技能,探索“外掛車間”工作模式,將小型工廠搬到殘疾人之家,幫助500多位殘疾人實現多元化就業增收。作為一名黨員,她時刻不忘為殘疾人謀幸福的初心,將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傳遞到殘疾人朋友心中。[更多]
    華夢麗,女,1995年9月生,中共黨員,江蘇果牧不忘農場黨支部書記、總經理。2016年,華夢麗以優異成績從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與4名同學扎根農村創辦家庭農場。她帶領村民探索“飼、種、養、肥、育”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免費技術性扶持農戶700余戶、培訓農民2萬多名,為村民增收2100余萬元,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新農人使命。[更多]
    張玉芳,女,1949年1月生,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三甲社區村民。2008年,張玉芳得知同村一位癱瘓老人家庭困難,丈夫外出打工、兒子患有智力障礙,從此便經常上門接濟,送米、送菜、做家務。2017年到2021年期間,老人的丈夫、兒子相繼去世,張玉芳從之前的“接濟”變成全面“接管”,每天上門為老人種田、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按摩身體。此外,她還經常幫助患病鄰里、困難村民、孤寡老人,村民們對她交口稱贊。[更多]
    羅仁娟,女,1986年10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四葉草助殘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羅仁娟4歲時因為一場車禍截肢,但她以頑強毅力堅持讀書和工作,被國家隊教練選拔為坐式排球運動員,2011年在全國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冠軍。退役后,她成為基層街道殘疾人專職委員,從此立志為殘疾人服務。她牽頭成立當地首家專業助殘機構,開創以殘助殘新模式,招聘29名殘疾人志愿者為全市586名重度殘疾人開展居家托養服務,目前幫扶殘疾人超5000戶。她創建當地首個公益天使投資人項目和殘障人士直播培訓孵化基地,助力殘疾人就業增收。[更多]
    翟中海,男,1963年9月生;翟中淼,男,1979年9月生,二人均為江蘇省漣水縣黃營鎮旗桿村村民。2024年1月4日下午,在漣水縣黃營鎮旗桿村路口,一輛滿載農藥的貨車與一輛電動轎車相撞,兩車墜落河內。貨車司機跳車逃生,電車著火爆炸,車內4人被困。附近村民翟中海、翟中淼聽到聲音后先后趕到現場,不顧刺鼻的農藥味兒和燃燒的烈火,立即下河救人,將車內一家四口成功救上岸。[更多]
    范美英,女,1934年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響水縣陳家港鎮港北居委會居民。為感謝八路軍的救命之恩,她許諾“奉獻一輩子、擁軍一百年”,70多年間先后動員家中三代11位親屬參軍保家衛國。她常年到部隊走訪慰問,累計往返軍營近萬公里,擁軍足跡遍及青島、連云港、鹽城等地的海軍、空軍、陸軍、火箭軍和武警部隊。從最初的“擁軍大姐”到滿頭白發的“兵奶奶”,范美英共為部隊官兵納制鞋墊4萬余雙,縫洗衣被8000余件,自費20余萬元購買樹苗、家電、書籍等贈送給部隊官兵,參與文藝匯演、專題報告等活動300余場次。[更多]
    王計兵,男,1969年11月生,中共預備黨員,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鎮王莊村村民,江蘇省昆山市自由職業者,文學創作者。早年輟學的王計兵曾輾轉多地打工謀生,在貧寒困苦中與詩歌結緣,以“拾荒”為筆名開展創作詩歌。2018年他開始兼職送外賣,將目光投向普通勞動者,寫下詩歌超過6000首,出版《趕時間的人》等詩集4本,累計發行量逾14萬冊,寫出了平凡人的不平凡,被網友親切稱為“外賣詩人”。2024年10月15日,王計兵作為代表受邀參加全國文藝界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座談會并發言。[更多]
    趙紅育,女,1958年4月生,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北大街街道錫澄社區居民,趙紅育工作室負責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擴展項目(無錫精微繡)代表性傳承人。從1973年從事錫繡研究和創作,趙紅育不斷精進技藝,在繼承基礎上創新出“馬鬃繡”“雙面精微繡”“異色異圖聲光精微繡”等工藝和品種。她注重傳統藝術傳承,編制“戳紗繡針法樣本”87種針法,在多所高校開設公益課程,帶領更多年輕人了解、接觸和學習傳統刺繡文化。2025年在春晚無錫分會場,由她親自繡制的團扇驚艷亮相,讓全國觀眾領略到無錫精微繡的細膩與美妙。[更多]
    周壽斌,男,1974年8月生,中共黨員,江蘇華富儲能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2000年,周壽斌“下崗”再就業后,通過“惡補”專業知識,從一個電池行業門外漢成長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儲能專家”。他扎根企業研發一線20余年,帶領團隊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點項目及解決“卡脖子”問題開展新產品研發,研制出的“高原專用電池”運用于國家重點扶貧工程項目——青海尼瑪太陽能發電項目,解決了我國最后一個無電縣群眾用電問題。他利用“周壽斌勞模工作室”,義務幫助10多家中小型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被當地稱為“義工教授”。[更多]
    張變,女,1986年8月生,中國殘疾人乒乓球隊運動員,江蘇省泰興市延令街道復興社區居民。張變幼年時因患小兒麻痹癥導致下肢癱瘓,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17歲零基礎開啟乒乓球運動員生涯,2005年成功入選國家隊,經過刻苦訓練和不懈堅持,在2012年倫敦殘奧會乒乓球比賽中奪得個人首枚金牌,又在此后的幾屆殘奧會上勇奪7枚金牌。她先后走進校園50多次,激勵當地青少年勇敢追夢、挑戰自我。她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更多]
    李 敏,女,1990年10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沭陽縣新河鎮雙蕩村黨總支書記。李敏幼年時因車禍失去左臂,大學畢業后,她回到家鄉投身網絡創業,成為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網紅電商。為回報社會上關心幫助她的人,2017年她應聘成為“返鄉興村新村干”,通過組建微信工作群、設立電商扶貧驛站、組織村民參加電商培訓、傳授直播策劃運營經驗等形式,帶動幫助村里400多戶家庭從事電商銷售,96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更多]
    馬艷東,男,1987 年 11 月生,中共黨員,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副主席、鑄造分公司制造總監。2012年從當地職業技術學院畢業進入公司以來,馬艷東深耕“機械工業制造領域芯片”液壓元件細分領域,從一名設備員、車間主管逐步成長為技術專家,先后攻讀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高壓柱塞泵核心部件,打造出液壓系統的中國“心臟”。他注重技術傳承,將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傾囊傳授給后輩,為公司培養高技能應用人才134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