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青少年群體法治素養,讓廣大青少年從小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與行為方式,連日來,虎丘區人民法院法官作為“法治副校長”走進校園,為同學們帶來生動的法律知識課,助力青少年扣好“法治紐扣”。
“法律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守護成長的鎧甲?!被⑶鸱ㄔ悍ü僮哌M轄區蘇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濱河路校區)、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馬運路校區)等學校,結合法律條文和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圍繞民事行為能力、侵權責任、刑事責任和正當防衛等主題,將與青少年日常學習、生活中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轉化為鮮活的語言和場景,通過情景再現、以案釋法、互動問答等寓教于樂的形式,讓抽象的法條變得可感可知,為青少年織就了一張堅實的法治保護網,讓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課堂上,法官通過“天價金條贈予”“未成年人變賣金條”案,生動形象地向同學們介紹了不同年齡段的權利及其邊界。通過介紹課間嬉戲受傷案及打籃球撞倒老太太案,普及了涉少侵權案件中青少年、監護人及學校等主體責任劃分,提醒同學們課間休息玩鬧也要注意安全。法官還以近年來發生的校園霸凌暴力案件為例,警示同學們“年齡不是違法擋箭牌”,幫助樹立正確的成長和交友觀念。法官還解讀了全國首例校園霸凌正當防衛案,向同學們傳遞“合法自衛”的司法尺度與溫度。
“15歲主播能否自主購車?”“體育課受傷誰擔責?”在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踴躍舉手提問,從校園生活到網絡世界,問題既貼近實際又充滿童真。法官耐心傾聽每一個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了解答,并強調“法律既賦予權利,也劃定紅線。知法守法,方能行穩致遠?!边@樣充滿溫情和關懷的對話中,一顆顆法治的種子也悄然在同學們的心中生根發芽。(記者 王小兵 通訊員 陳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