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揚州 > 正文
    七夕節還是“巧匠節”“揚門女匠” 別樣七夕
    2020-08-26 09:26:00  來源:揚州網  

    七夕,自古以來就有著女兒節和巧匠節的雙重含義。揚州有很多在各個行業內成績斐然的“女巧匠”,她們有的是行業的標桿,有的在培養高級別技能人才……這個七夕,她們如何度過?

    帶領選手

    向美發世界冠軍進發

    人物:胡已雪

    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銀牌獲得者,江蘇生活科技學校老師

    “今天啊?今天從上午7點開始陪伴選手訓練,晚上10點才能回家。”聽說當天是七夕節,胡已雪一愣后笑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明年將在上海舉行,這意味著我們將有在自己‘家門口’比賽的機會,要想為中國在美發項目上奪得金牌,必須付出更多。”水滴石穿,銘刻的是光陰。

    出生于1992年的胡已雪是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銀牌獲得者,還是第43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金牌獲得者的國家隊教練之一,在這位經驗老到的年輕姑娘看來,通往金牌的道路從來都沒有捷徑,日復一日的勤奮練習才是通往美發行業巔峰的不二法門。

    日前,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江蘇選拔賽在揚州江蘇生活高級技工學校舉行,胡已雪指導的兩位年輕小將何天文和邱唯一不負眾望,分別斬獲省賽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目前我們在備戰國賽選拔,如果能在國賽中取得好成績,明年就可以去上海參加第46屆世賽了!”胡已雪說,美發比賽不僅要學習美發服務、待人接物等基本操作,還十分考驗選手的戰略戰術以及體能,“比如,世賽的賽程通常有三四天,如何分配時間?此外,選手比賽時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還要進行設計,處理突發狀況,這些都要選手有良好的體魄。”

    說起七夕的愿望,胡已雪笑笑:如果明年我培養的學生能夠在中國上海捧得一塊金牌,那應該就不辜負今天錯過的七夕了吧?

    帶動超10萬人次

    走上就業創業之路

    人物:陸琴

    揚州第一代女子修腳大師,陸琴腳藝創始人

    “今年七夕,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是揚州‘足部修治’和‘背部敲拍’技藝通過國家人社部備案并統一對社會發布。”陸琴說,目前,學校正在舉辦第一批“足部修治”和“背部敲拍”專項職業能力培訓班,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名學員將經過為期20天的一系列專業培訓,并將接受人社部門的統一考核。有了國家人社部的技能認證,揚州的修腳技藝等于有了官方蓋章。

    修腳術被業內公認為“肉上雕花”技藝,目前,揚州傳統修腳術已經成為揚州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保護最好和發展最快的項目之一。“學校自創辦以來,共為全國各地培養和輸送了專業修腳師萬余名,為傳承與發展修腳術源源不斷地注入骨干力量。”陸琴介紹,她還與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聯辦“傳統修腳術”省級歷史經典產業特色班,共直接培養學員6000余名,間接培養和帶動10萬人次的就業創業,“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修腳是一件普通的事兒,但干好了就能給數以百萬計的人帶來就業機會!”

    帶領鄉親

    一起“繡”致富路

    人物:湯祝萍

    (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寶應祝萍亂針繡藝術中心創始人)

    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將在中國上海舉行,同年,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館將同步開館,在這個博物館內,有一幅亂針繡作品——《蒙娜麗莎》將代表“中國刺繡技藝”向世界展示中國刺繡的魅力,而這幅作品的創作者就是湯祝萍。

    因為幼年失母,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擔都落在菜農父親的肩上,身為長女的湯祝萍,暗下決心努力幫助父親改善家里的生活狀況,由此與亂針繡結緣。昨日不懈的努力,是今日成功的伏筆。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在湯祝萍的努力下,一系列榮譽接踵而來,自己條件好了,湯祝萍就想帶著家鄉人一起致富,先后培養出1位江蘇省緊缺型高層次人才高級工藝美術大師,3位高級工藝美術師;7位工藝美術師,38位助理工藝美術師,其中已有2位榮獲揚州市工藝美術大師;3位榮獲江蘇省鄉土人才 “三帶”新秀。

    “湯大師,麻煩您一定要繡個小掛件,我要親手送給喜歡的人。”七夕節前夕,湯祝萍接到了一個特殊的訂單:繡個平安掛件,“平時我們接的山水畫,人物肖像畫訂單比較多,做小掛件還是第一次。但一談到亂針繡頭腦就比平時快三分的湯祝萍,立刻從這個小事情中嗅到了商機:“能不能從亂針繡小掛件入手,打開一片新的市場呢?”湯祝萍的心里,時刻記掛著是寶應的兄弟姐妹們,在湯祝萍帶動下,解決了閑置勞動力就業1000多人,繡制出的產品遠銷國內外各大零售市場乃至國外刺繡藝術品市場,“如果能打開亂針繡的小掛件市場,還將帶動更多的閑置勞動力進入亂針繡行業,這真是我收到的七夕最好的禮物!”

    通訊員 揚人軒 記者 陳高君

    責編:唐凱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