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近日,在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樂在梨園”老年戲曲班的學員們歡聚一堂,用悠揚的黃梅曲調,歌唱著活力四射的老年生活。
“感謝河濱街道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活動場地,讓我們在這里愉快地學唱,真是既開心又充實。”“樂在梨園”老年戲曲班的學員張長標感慨地說。戲曲培訓吸引了一大批退休的老年朋友,受到轄區老年居民的一致稱贊,也向全社會展示了老年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更唱響了一片“夕陽紅”。
在河濱街道,關愛老年人早已成為了一項常態化的工作。近年來,河濱街道緊扣“水韻文明善澤河濱”工作定位,整合轄區各類資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關愛老年人的“為老”服務活動。
在府苑小區,街道創新性地在樓道二層半轉角處設置了“愛心板凳”,并在這些“愛心板凳”旁創設了51處“星火學習”小站,為老人們提供信手拈來的“精神食糧”。“搭把手”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健康義診活動,為轄區內的184名高齡老人設立了家庭病房,志愿上門提供量血壓、測血糖、健康咨詢等貼心服務。同時,他們還定期舉辦文藝演出、營養講座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讓轄區內的老人們真正感受到了幸福滿滿、銀發生輝的晚年生活。
河濱街道還成功發掘了“全國好人”張方忠這一先進典型,并推出“樂善匯”志愿服務品牌,形成了“善心相匯,樂在其中”1+6+N志愿團隊架構,長期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義診、義剪、代買菜、黃梅戲培訓、繪畫書法培訓、維修等多元化服務。
“下一步,河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將聚焦解決老年群體生活難題,持續創新工作方式,鏈接各方資源,發揮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為老’文明實踐活動,為老人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河濱街道黨工委委員、宣統委員盧青說。(蘇愛文 王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