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聚焦“揚時代新風新貌,建文明和諧之州”主題,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為民惠民,堅持常態長效,著力推動從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轉變,全力以赴爭取實現全域文明城市。
一、從“創獎杯”向“重口碑”轉變,打造文明創建新常態
貫徹落實中宣部《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方案》精神,適應文明城市建設日常監測“無感無擾”要求,研究制定改進創新文明創建措施辦法,建立日常評估管理和問題反饋整改機制,著力推動從“文明城市”邁向“城市文明”。一是關注民生抓創建。暢通公眾參與機制,每年通過意見箱、熱線電話、12345平臺等渠道,梳理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清單,列入市委市政府民生1號文件,由市職能部門牽頭抓好農貿市場、車輛停放、飛線充電、垃圾分類、文明養犬等12項重難點項目。二是緊盯問題抓創建。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方法,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實際問題。對創建情況進行分片區摸底排查,重點梳理反復出現、老百姓反映強烈或意見較大的問題點位。各地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微改造、微治理行動,以問題逐個突破推動文明城市建設水平穩步提升,提升群眾對文明創建工作的認可度、獲得感和滿意率。三是活動引領抓創建。組織開展“垃圾不落地 揚州更美麗”行動,聚焦煙頭不落地、不隨地吐痰、寵物糞便及時清理、垃圾入桶不落地等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和治理,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開展“文明有禮揚州人”系列活動,全面推進文明交通、文明窗口、文明旅游行動,提升重點領域的文明程度。四是精準施策抓創建。揚州是旅游城市,景點集中在老城區,針對一些主次干道每到旅游旺季容易出現車輛亂停放、地面垃圾亂扔的問題,采取開放機關單位停車場、增派志愿者宣傳引導、加大交通疏導力度、增加環衛保潔頻次等方式加強管理。
二、從“文明城”向“鄉風好”拓展,培育城鄉文明新風尚
注重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一是組織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制定出臺實施細則,對農村培育道德風尚、推進移風易俗、改善人居環境等進行全面部署。持續推進“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宣傳引導,開展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開展個性化、差異化的文明實踐活動,將一道道文化大餐、一項項惠民服務、一陣陣文明新風送到群眾面前,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二是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配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布倡議書,制作公益宣傳畫,利用電子屏、公示欄、公交站臺等進行公益廣告宣傳,引導文明村鎮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組織群眾參與黑臭水體、暴露垃圾、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坑洼路面、非法小廣告等問題的治理,改變農村整體面貌和百姓生活質量。三是組織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巡演。緊扣移風易俗主題,組織創作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樂于接受的優秀節目,在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巡演,“文明揚州”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揚州學習平臺等進行集中展播,大力推進文化惠民、精神富民。
三、從“一枝秀”向“滿園春”蝶變,繪就全域文明新畫卷
揚州將不斷鞏固提升市區和高郵、儀征的文明創建工作水平,加強對寶應縣爭創第八屆全國文明城市的指導服務,力爭早日建成以縣為單位的全域全國文明城市群。一是對標對表,研究吃透測評體系。認真研讀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將印發的新版全國文明城市指標體系,組織鄉鎮(街道)宣傳委員培訓班進行專題輔導,并通過日常答疑、實地調研等方式,幫助創建一線同志掌握標準、提升能力。針對文明交通、文明養寵、環境衛生、公共秩序、無障礙設施、消防設施等重點項目,強化責任分解,做到逐項突破、整體提升。二是完善機制,統籌協調齊抓共管。建立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工作機制,明確成員單位職責,著力在高位統籌、協調各方、賦能賦權上下功夫,更好地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建立協調會商機制、暗訪檢查問題反饋整改落實機制,適時召開專項工作機制成員會議,利用部門合力推進問題解決。三是攻堅克難,落細落小提升質效。指導寶應縣將組織實施12項重難點問題、14類老大難點位攻堅行動,推動50多處邊角地、40個老舊小區、2萬平米背街小巷等點位整治改造。定期梳理12345熱線投訴工單,對城市文明建設方面未辦結、答復不滿意的工單進行跟蹤協辦。常態化開展實地暗訪檢查,及時點對點反饋部門進行整改落實。組織鎮區之間的學習交流和互查互動,每季度開展南北中三片區鄉鎮創建觀摩活動,提升整體創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