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南京 > 正文
    南京:“江城山河”四大主題兒童友好空間呼之欲出
    2025-06-23 16:10:00  來源:南京文明網  

    2025年暑期將至,一場關于全市中小學生暑期特色活動項目籌備座談會近日在寧舉行。記者從座談會上獲悉,目前南京市正深入實施《南京市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戰略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戰略規劃》),圍繞長江兩岸、明城墻、紫金山、秦淮河打造“江城山河”四大主題兒童友好空間。作為國內首個將兒童優先發展納入政府工作的省會城市,南京市正探索構建具有南京特色的頂層設計體系,以“一米高度”的視角為城市治理帶來新的可能。

    “江城山河”童趣無限

    巨大的沙坑成為孩子們挖掘寶藏的樂園,寬闊的廣場提供了練習滑板、輪滑、自行車等的場地,智慧燈光系統帶來趣味十足的體驗……位于江心洲的“星影活力劇場”口袋公園,規劃設計初期就遵循“兒童友好”的理念,從兒童的心理和審美要求出發,打造生活、星河、探索、繽紛、杉林、氧氣6大劇場,激發兒童探索自然的興趣,滿足成長、健身需求。

    兒童友好空間不僅在街區、社區里,也在山水間。《戰略規劃》編制單位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趙毅表示,規劃圍繞“一江、一城、一山、一河”四大主題,打造南京特色兒童友好空間。營造創新、有趣的科技綠島特色IP正是其中之一。

    具體來看,南京市將圍繞長江兩岸、明城墻、紫金山、秦淮河等特色資源,綜合“濱江、環城、繞山、沿河”的空間特征、資源稟賦、功能類型和活動特點,打造自然教育、美育教育、科技體驗、課外實踐、體育游樂、親子休閑等多元兒童活動空間或形成某一類型或某幾類型為主導的綜合型兒童活動空間。

    其中,“江”主題兒童友好特色空間包括:依托河西魚嘴城市客廳打造濕地野趣特色IP、在綠博園城市客廳打造文化藝術特色IP等;“城”主題兒童友好特色空間包括:在神策門至太平門段打造“臺城觀湖”城市趣玩IP等;“山”主題兒童友好特色空間包括:“紫金登頂”主題IP游線、“健康綠道”主題IP游線等;“河”主題兒童友好空間包括:位于十里秦淮風光帶的槳聲燈影濱河水岸IP、位于水木秦淮藝術街區的創意先鋒文化地標IP等。

    《戰略規劃》針對營造多樣化的兒童友好特色IP,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比如,結合石頭城公園、國防園等打造“石城鬼臉”城防趣玩IP;紫金山依托天文臺這一重要元素,開展適兒化改造,定期舉辦天文主題兒童科普活動,打造“天文教育”主題IP游線。

    “一米視角”更加精彩

    彩虹主題步道、兒童停車區、配置齊全的母嬰室、一米高的兒童洗手盆……在江北新區橋北商圈兒童友好弘陽歡樂街區,目之所及都是五彩繽紛的童趣設計。作為南京首家商業主題類兒童友好街區,建設前期通過“小小民生觀察員”“小小規劃師”共收集建議280余條。孩子們的想法陸續在街區實現,大到街區內小火車的安全措施,小到街區的每一塊磚。

    “一米高度”,是兒童視角的高度。作為國內率先開啟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城市之一,南京近些年在各個領域不斷深化兒童優先原則。為全面助力和支撐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南京市印發《南京市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戰略規劃(2023—2035年)》等頂層政策文件。

    近年來,南京市加快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多措并舉培育發展社區嵌入式、托幼一體化、國企辦托、用人單位辦托等多種模式的托育服務;同時,不斷豐富文體活動,聚焦“走近社會”“科普探秘”“研學體驗”“尋訪歷史”“體育運動”五大主題,舉辦了“小小建筑師”公益研學班、鄉村主題研學實踐、體育冠軍面對面等系列創新特色活動上千場,參與少年兒童超過10萬人次。

    交通安全是守護兒童成長的重要防線。南京市逐步開展兒童友好交通出行試點工作。建設兒童友好地鐵車站,在玄武門、珠江路、集慶門大街、大行宮、龍江等車站開展“小手繪金陵,共筑友好城”主題活動,強化傳播兒童友好主題。

    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是提升南京社會和文化功能的重要舉措,也是特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價值體現。《戰略規劃》承擔著引領全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頂層設計和行動綱領的重要使命,是編制和實施各區(新區)兒童友好型城區、街區社區規劃的基礎依據,將助力南京市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兒童友好城市。

    不止“空間友好”

    本月,第三屆南京市“小小民生觀察員”社會實踐活動開啟報名。近年來,南京將兒童參與作為城市治理重要力量,涌現出農花社區“童議農花”、啟新社區“滴答民生觀察員”、老虎橋社區“小虎當家”等一大批兒童參與明星品牌。

    兒童友好城市的構建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2024年,南京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婦聯持續加強中小學生視力監測,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5—9年級學生開展脊柱健康篩查,分類別進行干預;推進兒童友好學校建設,新增26家托育服務機構,公布10個兒童友好街區,建設110個市級兒童友好社區,認定80個兒童友好公園。團市委開展40期兒童公益研學活動,開辦205個愛心暑托班,建設101間夢想小屋。一個個具體的數字組成了兒童友好建設的“南京路徑”,成為南京最具溫度的城市名片。

    “擴大普惠托育”“重視兒童心理健康建設”“豐富兒童文體服務供給”“健全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戰略規劃》負責人季如漪表示,規劃立足南京實際,系統搭建南京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工作框架,在國家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五大友好的基礎上,考慮呼應新發展趨勢,體現存量時代特征、彰顯南京文化底蘊三個因素,增加人文經濟友好,豐富南京兒童友好內涵。

    同時,《戰略規劃》從“四個層級、四項重點、四大主題”的角度塑造兒童友好空間,推動規劃落地實施,為兒童成長創造良好成長環境。

    抽象的兒童友好理念,逐漸變成兒童可感、可觸、可親近的實體場景;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為兒童生活品質增添色彩。“一米高度”正成為南京最美的風景線。(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劉安琪通訊員寧發軒)

    責編:孫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