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家租戶全部簽約,施橋運河大橋東側二手家具市場即將清理完成。”日前,廣陵經濟開發區五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夏國鵬長舒了一口氣,多年的“頑疾”終于“治愈”了。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本兼治,才能達到根治效果。廣陵區通過攻堅行動,啃下“硬骨頭”,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以“清欠”,人居環境持續“上新”。
施橋運河大橋東側,存在一個露天二手家具市場。商戶們租用農戶家門口的空地,堆放二手家具,影響市容美觀,還存在交通、消防安全隱患。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中,夏國鵬和村委會工作人員不分晝夜,與29家租戶經營者一一懇談,終于達成協議。多年的“硬骨頭”終于啃了下來,露天二手家具市場即將清理。“下一步,我們將在施沙路沿線,打造綠化節點。”夏國鵬說。
泰李路,廣陵區東部一條南北向的主干道。過去,在泰李路沿線,存在農戶私搭亂建的現象。“農民搭建雞棚鴨舍,不僅影響美觀,也不統一協調。”李典鎮副鎮長王建新表示,為滿足農戶在家前屋后種菜、養家禽的需求,李典鎮在泰李路沿線,統一為農戶規劃了菜園子,采用一致標準建花墻。整治過后,泰李路沿線煥然一新。
在沙頭鎮,一處荒廢已久的閑置地塊,被人用來堆放建筑垃圾。“我們三番五次整治,把建筑垃圾清走之后,很快又‘回潮’。”沙頭鎮副鎮長朱德勇介紹,沙頭鎮引入一家花木公司,把這一閑置地塊覆土,打造成花卉苗木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建成后,偷運建筑垃圾的現象便不再出現。
“農村除了生活垃圾外,還存在農業生產性垃圾。”頭橋鎮副鎮長馮磊說,農業生產性垃圾數量龐大,處理不及時,會極大影響村容村貌,也會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
在頭橋鎮,農業生產性垃圾處理,一直是塊“硬骨頭”。“今天把農業生產性垃圾清理了,明天還會產生新的垃圾。”馮磊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能是“一陣風”,必須要找到長效管護的辦法。
在頭橋鎮,每個村選取一塊場地,用于臨時存放農業生產性垃圾。每天勞作后,村里會雇傭人手,將生產性垃圾清運到臨時場所存放,等待物業公司前來轉運。
頭橋鎮的生活垃圾,由專業公司清理。每天,北洲環衛所在清理完全鎮的生活垃圾后,交由海沃公司處理。海沃公司會定期到每個村,清理農業生產性垃圾。通過村—鎮兩級轉運,確保生活、生產性垃圾能得到及時清理。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我們針對積存垃圾、亂堆亂放、私搭亂建、廢棄的畜禽棚舍、破損不堪的披棚等問題,建立跟蹤機制,形成問題發現、交辦整改、驗收銷號閉環。”廣陵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一批難點堵點問題得到化解,推進李典鎮泰李路、沿江路及小乾村綠化節點打造;啟動沙頭鎮小夾江自行車漫道建設;協同頭橋鎮規劃24公里環線和綠化節點整治。通過系統治理,靶向攻堅,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支點,全面刷新鄉村顏值“生態底色”。(通訊員 房宇 記者 朱軒卿)